红楼一梦,以贾宝玉为中心图画,描绘了封建贵族的典型巨幅长卷1,讲述一段顽石幻化人形在由盛转衰的贾府中的一段荒诞之事。可以说,贾宝玉的心灵成长和感悟联系着全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,是小说的点睛之笔。

而要述说宝玉其人其事,由于篇章所限和内容繁多复杂,恐难以胜任,故仅从“多情”二字入手,粗味宝玉的境遇。

红楼一书的由来,作者在第一回便以交代得清清楚楚。所写之事都源自一块顽石。而这块顽石,便是故事的因缘聚合之物。此顽石是女娲补天时所剩,自经锻炼自通灵性,在一僧一道的谈话中,对凡尘心生向往。于是经僧道指点施法,到那昌明隆盛之邦,诗礼簪缨之族,花柳繁华地,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.

此顽石,便是后来故事中衔玉而生的贾宝玉。其实,在故事的开端,二仙师便已挑明:“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,但不能永远依恃,况又有‘美中不足,好事多魔’八个字紧相连属,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,人非物换,究竟是到头一梦,万境归空,倒不如不去的好。”2只无奈顽石心有所向,早已不听规劝。此预言,也就注定了贾宝玉必定历经世事无常,到头来梦一场的结果。换句话说,此顽石的必经磨难,便是在这渺渺红尘之中,开悟“无常”二字。

然而,堕入红尘,幻化成人的顽石,又是从何开始磨难呢?

但凡能够大彻大悟之人,必定是聪慧至极,多情真挚之人。想来,此宝玉也必定如此。世人混混噩噩过了半世,不过是成为一块行尸走肉罢了。而宝玉不同,慧根所在,命运所牵,世态炎凉与物是人非,必会磨砺心志,了透凡尘。

实然,宝玉慧根无可非议,然而,又是什么命运所牵使得宝玉能够在这半世之中经历繁多,顿然开悟呢?鲁迅在《集外集拾遗》评论《红楼梦》道:“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。在我的眼下的宝玉,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;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,因为世上,不幸人多……”1且不论此评论是否精辟无误,只借用其中“证成多所爱者”几字聊以评议宝玉。贾宝玉的开悟,先决条件除了慧根,还在于其“多所爱者”,就如警幻仙子所言“汝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”,秉正邪二气的贾宝玉,生于公侯富贵之家,免不了成为情痴情种,也正因如此,才有他和各位“女儿”的悲欢离合,有了他感悟生命与世事的源泉。

这种对“情”和“爱”的追求,使得宝玉走在了封建传统的对立面,也走入了“女儿”们的心灵世界。宝玉在与“女儿”们的相处中,除了一次与袭人的云雨情外,其他嬉戏谈话均可只算作“意淫”,与情欲声色大相径庭。在宝玉眼里,这些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,是“极聪明”、“极清俊”、“清净洁白”,是值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,是值得别人去尊敬和疼惜的,是不容许玷污的。而事实上,宝玉也是竭力呵护她们,为了她们什么也愿意做。如六十一回《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刑决狱平儿行权》2,因为玫瑰露的盗窃事件,差点使得探春、彩云都受到牵连,柳五儿无故被冤枉,都因宝玉挺身而出,代人受过,为人瞒赃,才化过一劫。

个人认为,宝玉这种“多所爱”的表现,正是暗示着宝玉对所谓“女儿”的执迷。宝玉所痴之人,都是年轻貌美、天真无邪,纯洁善良之人,是代表世间美好的事物。从佛教教义来讲,虽然宝玉算不上淫,但也是贪“色”之徒,巴不得天下所有“女儿”都能衣食无忧,同他一同住在大观园。这,便是“我执”。这种“我执”来自于对情的追求,是纯真无邪性情的体现,同时也是宝玉感悟而痛苦这世界的根源。

在书中开头便就预言此宝玉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。因此,这些心中所执的美好心愿势必一次又一次被打破甚至摧毁,才能让其深刻领悟。

在宝玉的所感所触范围内,先后历经了几位“女儿”的香消玉殒。这些多少都给他当头一棒,让宝玉无奈地意识到许多悲剧无论他如何地想法设法干预,都无济于事,悲剧还是按照原来的逻辑在发展着,最终酿成悲剧。慢慢地,宝玉慢慢地清醒了。

宝玉最先“看到的”,是秦可卿之死。直到现在,秦可卿之死都是个迷。红学界没有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。在个人所接触的两种说法中,一种是刘心武认为的秦可卿乃废太子之女的说法;另一种是甲戌本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说。从文本证据来看,甲戌本的扒灰说法更有依据,但确实也有一些仍值得推敲,如一方面贾珍大张旗鼓大办丧遗,另一方面又有瑞珠触柱自杀,宝珠认作义女,说此二女害怕贾珍灭口以掩丑事,前后实在难以联系推敲。在此姑且不论。

再说回宝玉,宝玉在听到秦可卿死了时,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,哇的一声,直奔出一口血来。在此处,作者没有过多着墨描写宝玉的心理,仅仅从几句言语和行为表现了宝玉听此消息时的反应——见贾母,备车前往宁府。我们没法也不用过多猜测,宝玉与秦氏的关系,且当是一个“女儿”在宝玉所知范围内死去罢了。但是,也不能过于轻视秦氏之死。个人认为,秦可卿之死,正是宝玉开悟的第一步。从“宝玉奔出一口血来”可隐晦感受到这件事情对宝玉的冲击,但毕竟并非频繁接触之人,所投情感不及周边丫环,且其死与自己并无大关系,故宝玉所为所感并没有很大的诧异,后文中也没有多费笔墨刻画宝玉对她的思念。

故事继续发展,宝玉后又历经了金钏儿含耻投井自杀,尤三姐剑刎以对柳湘莲等悲剧。这些人的死亡,或多或少也都刺痛了宝玉敏感而真挚的内心——往日里与自己还好好相处的人儿,却因各种原因而死去,有些还是因为被自己“害”的。宝玉开始缅怀和祭奠她们,从思想和行为上双重背叛世俗。

而应该说,最令宝玉震惊和蜕变的事件应当是晴雯之死。曹雪芹对晴雯的判词中写道:“霁月难逢,彩云易散,心比天高,身为下贱,风流灵巧招人怨。寿夭多因诽谤生,多情公子空牵念。”实是对宝玉心情境地的暗示,晴雯之死令宝玉深深牵挂于心。

晴雯是无父无母的孤儿,因伶俐标致、母板爽利而挑给宝玉使唤,夜里一直睡在宝玉房外床伺候着宝玉,平日里和宝玉较为亲近,最后因花袭人等人的告密诬陷下被逐出大观园,病死在表哥家。当然,从晴雯的性格来看,晴雯之死是个必然,但对宝玉而言,晴雯性格堪比黛玉,是和他们一气相通的真性情之人,无奈在仇怨中冤枉致死,实在是莫大的打击。

书中描述宝玉最后和晴雯相见互换物件的描写,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既纯洁又深情的两个灵魂的相互依偎。此时的晴雯和宝玉,早已抛开了世俗主仆和男女爱情之俗见,上升到了一种既纯粹又深情的难以言表且千古未见之情感。作者用“草帘”、“芦席”、“土炕”这么一个落魄的场景,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此深情的画面,实是将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塑造在我们面前又砰然将其打碎给我们看。而文中似幻似真的海棠花之死,晴雯五更和宝玉告别,更显示出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的真挚和深刻,在红楼情境下跨越人世的彼此灵魂的依恋。

这种用情越深,思念愈重,越是给宝玉当头一棒,乃至后来宝玉撰写《芙蓉女儿诔》,半公开严肃祭奠晴雯。自晴雯之后,往昔种种的欢乐都部分或全部成为宝玉的烦恼,时而夜里惊扰自己:“一夜不曾安稳,睡梦之中犹唤‘晴雯’,……股酿成一疾,卧病不起。”。2

自宝玉撰写《芙蓉女儿诔》为界,前八十回中宝玉“风流多情”便达到了一个顶峰,自此,再次引用鲁迅的一句话“多所爱者当大苦恼”,宝玉从多所爱者的温柔富贵乡中,慢慢感受到了世事的苦恼,尤其是明媚鲜研的“女儿们”香消玉殒在自己的生命里,实是莫大的打击。

参考文献


  1. 1.吴颖 红楼梦人物新析[M].广东:广东人民出版社,1987.
  2. 2.曹雪芹著 冯其庸评批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[M].香港:天地图书有限公司,200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