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只是工具
偶爾瞭解到《網路讓人變笨》這本書,順便寫一些看法。
根據書中的說法,首先我們需要先對自己做一個檢視:每天都會使用Google之類的搜尋引擎;同時開啟的網頁常超過10個;文章還未細讀就先轉帖到自己的塗鴉牆;一發表文章就期待有人按贊回應;離開電腦或手機就無法安排生活;很久沒有讀完一整本書了。
作者卡爾認為,網絡會對人造成負面的影響。他認為,印刷時代已經將人們的思維重新塑造了一次,相對於口頭傳播時代。他列舉了各種歷史和科學證據來說明,人類的大腦會應我們的經驗而改變。而如今,科技、網路也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。
為什麼作者會認為網路讓人變笨呢?書中列舉了大量神經科學的研究,用以證明我們的大腦具有相當程度的可塑性,從而證明我們的大腦被網路改變,我們的行為改變,專注力下降而難以進行深入的持續的閱讀。
與閱讀書籍相比,書籍能夠取得較為完整的知識,而網路只能幫助我們取得零散的訊息,並讓我們在獲取訊息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其他東西干擾。利用網路,我們能夠迅速的搜尋想要的訊息,但卻容易失去專注和深入思考的能力,形成碎片化的記憶和知識體系。
其實仔細回想,這個觀點確實在現在很多人身上都印記。我們依賴網絡,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,我們習慣於閱讀短小的文章,喜歡發表簡單的心情歷程,甚至連文字不想寫,只是發佈了幾張照片。但是,或許網路給人們帶來的結果並沒有那麼悲觀。
與網絡的情形一般的還有電視媒體,在二十世紀末,電視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,那一代人被稱之為電視人。那個時候,也有學者指出電視給人們帶來的危害,認為電視使得人們變得浮躁,喜歡閱讀影響而忽略了書本等印刷文字,認為這代人的思維和未來都很有問題。而實際上,儘管電視媒介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影響,但事實遠沒有那麼糟糕。我認為,網路的結果應也是如此。網路是一個工具,如何使用工具才會決定人的未來。沒有所謂的它令人們變好或變笨,應當說是人們希望自己變好或變笨。
心迷網路轉,心悟轉網路。網路讓獲取資訊變得容易,這也便使我們能夠比起前人更加容易整合知識,理清知識脈絡,提高獲取知識的效率。Google在一定程度上把關了訊息的顯示和排序,但是最終選擇點擊哪一個頁面的仍是我們,只要作為人的個體能夠真正用心使用網路學習和搜尋想要的資訊,還是能夠利用好這個一個工具的。
曾經,我試過打開一個關於AI的維基百科的頁面,接著由於其中的某些名詞連接,我打開了超過了十個頁面的資料來源頁面,但最後,我還是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將他們一一讀完。其中所花費的辛苦當然不少,但這種方法卻真正讓你瞭解了某一個事物的前因後果,讓我們能夠迅速把握某一個學科,快速入門,當然,大前提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,需要我們端正對待網路的態度,才能夠不被它所誤導。
現在,流行在大多數間的app應該就是微信了。微信的朋友圈,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會刷,每天閑著沒事也會偶爾發發感慨下生活。這種行為正是被人們所詬病的網路使人變笨的表現,而我認為,其實好壞仍是取決與人。人是社會性動物,所以免不了社交,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,使得這一項事情變得簡單了,但卻也是許多人投入其中,沉浸在其中。原因其實很簡單,人們傾向於休閒和娛樂,不喜歡挑戰。不用動腦又能享受其中的事情是不少人最大的樂趣。解決這一問題,最大的要點仍是在於個體,個體的思維和個體的理性。縱然網路改變了媒介,進而改變了思維方式,但本質的東西並沒有改變——世界上存在著各種浩瀚的資訊,其中有一些對人有益處,有一些只是無用的,而人的目的就在於尋找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去學習,因此,用好工具去幫助自身提高才是關鍵。
網路只是工具,也只能讓它成為工具,生活是自己的,學會反思自己的狀態和行為,學會選擇工具的使用方式,那麼自己便能夠不被這個喧囂的外界所影響。換種角度看待網路,換種角度去使用它,相信它可以令我們變得更加強大。